现在位置:永安论坛 >> 都市焦点 >> 我爱永安 >> 主题讨论
  返回列表

读永安万历县志

楼主:张水藩  发起:2019/6/16 7:02:00  更新:2024/3/21 16:57:00  人气:495929  帖数:108
101楼

张水藩
注  册:2017-12-13
来  自:永安
性  别:男
职  业:退休
发帖数:3/179
级  别:
回复引用举报2023/6/17 6:53:45 - 只看TA

包地庵

  包地庵
和龙吟静室有联系的是包地庵,包地庵虽然叫庵,实际上是包地李氏建于宋朝的祖祠。祖祠原址有上千平方米,因为来祭祖的子孙很多是骑马来的达官贵人,所以祖祠的右侧面专建了一排马厩,现在还可以看到基础。这个祖祠因为离包地有几里路,平时没有人看守,包地李氏就请僧侣道士来常住。第一批来的是尼姑,所以也就叫庵了。
明末清初,和龙峰寺那些四面八方来是岸们差不多同一个时间,包地庵来了一个和尚,这个和尚现在已经没有人说得出他的名字,但有些怪。包地人也没有把他当回事,但梧地人李其羡却很崇拜他。梧地人有些田在包地庵的对面,所以经常要带饭到包地耕种,李其羡就是其中一个。中午吃饭的时候,李其羡经常会到包地庵,要点热开水调饭吃。老和尚都会热情给予,有时还会帮忙热一下饭,或者给点热菜。交往中李其羡觉得老和尚很有水平,于是就拜和尚为师,做了和尚的俗家弟子。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老和尚在他众多的弟子中选定李其羡作为他托付临终大事的人。随着岁月流逝,和尚慢慢老了。他知道时日不多,于是就把徒弟李其羡叫来交代后事。和尚把李其羡带到房子后面,指着一个土包告诉李其羡说:这里挖下去有十八担银元,做两个大水缸装着。我圆寂后,你就用这些银元给我做个塔,把我的骨灰放在塔里,让我有个归宿,也不枉我们师徒一场。和尚看着李其羡惊讶的样子,就说这些银元,是他刚来这边不久时,土匪留下的。他解释说:“那天晚上,一帮人挑着十八担银元在这庵前歇脚,后来怎么一言不合,就打起来了。等到没有动静了,师父出来一看,人都走,十八担银元就丢在门口,这就是这些银元的来历。”
这是流传在包地的传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和尚是在瞎编糊弄人的。包地是一个很偏远的小地方,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土匪;再一个这些土匪倒像专门来给和尚送银元的。所以能解释得通的是包地庵和尚的这些银元,和东坑龙吟静室是岸的"显者仆赉千金"一样,都是他们反清复明东山再起的活动经费。只不过他们都不能明说而已,只能编个故事蒙混过去。
不过李其羡还是尽了一个弟子的职责,在他师父归天以后,他把银元取出,在梧地的水口做了一座木塔。后来李其羡儿子,又把木塔改为石塔,因石匠的缘故,顶层改用砖头完成。这个塔命名为海会塔,是现在清流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塔。
102楼

张水藩
注  册:2017-12-13
来  自:永安
性  别:男
职  业:退休
发帖数:3/179
级  别:
回复引用举报2023/7/8 12:04:06 - 只看TA

包地和李孟的关系

 包地和李孟的关系
李氏七十四世孟公和包地还是有一点关系的,这不只是《李氏源流》族谱里说的,而且是元朝一口大钟的铸文里说的。包地还保存着一个清流最古老的元朝大钟,是标准的明朝以前的那种瘦长样式。这个钟是我在2004年重返包地探访时,在李升福家发现。当时他用这个钟拴牛,我看它陈旧,就认真察看了一下,发现是元朝的大钟。于是交代李升福收藏起来。
这个大钟除了历史悠久之外,还和李火德公的祖父李孟扯上关系。在钟的外壁上一片阳铭文为:“亡考君李孟 四郎二位早生(升)天界乞保各人清吉(洁)者 至正元(公元1341)年  月  日”。另一片铭文为:“己卯日包地上坑信女阿六娘信士李文福犒捐资财铸一口□□□□□(五个字辨认不清)文稿(福)上泗洲菩萨御前供养求荐亡夫李定二郎”。看来这个钟,是包地上坑(包地的一个小地名)信女阿六娘、信士李文福捐资铸造的,还是为祈求李氏七十四世祖李孟“早生天界”而铸的。由此看来李孟应该也是包地人,或者在包地待过,至少是和包地有关系的。铁钟在那清楚写着,这也是“铁”打的事实。
附4:包地大钟
103楼

张水藩
注  册:2017-12-13
来  自:永安
性  别:男
职  业:退休
发帖数:3/179
级  别:
回复引用举报2023/7/29 9:36:57 - 只看TA

包地和湖头李氏的关系

包地和湖头李氏的关系
至于湖头李氏和包地的关系,没有直接的材料,要从包地族谱的一些旁证材料中求出这些关系。包地廿三世裔孙李于坚在明宗祯五年(1632)所撰《附重修皇历祖祠引》可以看到泉州湖头:当时李光地都还没有出生,而李于坚是閩浙提学副使出身,根本用不着攀附湖头,但他文章已经点出泉州湖头了,估计湖头和他们已经有联系。
还有从下面两件事,可以看出一些: 
一、重建大湖祖祠
元朝时,大湖的子孙倡议建江王(元祥公)祠,崇祀江王公妈遗像,四七大郎祔祀。乾隆二年重建江王祠,所以才有李光地侄儿李天宠,清流知县刘振斯,永安知县古植等几个人的文章。包地族谱就收载了李光地的侄儿,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武英殿供奉、壬子陕西乡试大总裁李天宠,在乾隆二年重建大湖祖祠时,以泉州安溪派世孙的身份作了一篇《吾祖之所自出自有唐》的记,在记里称:四七大郎公为“世祖”。 包地族谱还收载当时清流和永安知县所作的序,序里也都点明四七公和湖头李氏的关系。
附5、包地族谱:《吾祖之所自出自有唐》泉州安溪派 世孙天宠谨识 
吾祖之所自出自有唐
江王,讳元祥,公开派天潢。传子武阳王,讳矫。公遭武氏之厄。武阳王子业公,以幼得全。从闽中,后仕贰南安令,而卒葬焉。人号其冢为:天孙墓。事具载于新唐书,于宗室世表中加详焉。白(自)兹数传而后日炽以昌,盖至于今。自闽之上游,下至泉漳诸郡县,凡陇西成纪之派未有不祖    江王者。然上下千有余年,世次无稽,传闻荒略。吾祖君达公,生元至正间,始开支安溪湖头。仍自古尤溪公派而来。而世代续综不能得其详,遍访近处著姓诸谱蝶,与吾  始祖相先后者有之。然有记栽至宋元间者已稀,况能上溯至于唐初乎。惟清、归、永安谱,则自江王于今,世次无一遗缺。其子孙之外出者,又详著某代某公之子分派某处。凡闽中李氏名家,过半是一祖之所自出。稽其源流远,有端绪,非欲自托闻望,如劝狄武襄附于梁公之说也。仰惟吾   祖之所贴厥,引伸勿替,写奕繁衍,久而弥光。如此,孙支岂可忘所自哉。岁丙辰,尤溪广文、世均长兄,亲至清、归、永本族聚居处,遍接子姓。获阅宗谱,携归以示族人。且又勤劳会众,建  江王祠。择大无(加土字旁)坑源亢爽形胜之基,因  祖世四七大郎公旧迹,上迁而又加扩焉。孙子云集响应,不日成之。水源木本之思,千载可接,可谓追远之孝也已。本深者末茂,源远者流长,振振绳绳将大兴者,吾不待于他日占之矣。今识得谱之始末,及谱中所称先世之大概,于此示后。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加二级  
武英殿供奉 壬子陕西乡试大总裁 前翰林院庶吉士 
泉州安溪派 世孙天宠谨识 (李天宠即李光地侄儿)
104楼

张水藩
注  册:2017-12-13
来  自:永安
性  别:男
职  业:退休
发帖数:3/179
级  别:
回复引用举报2023/9/8 21:38:42 - 只看TA

附6、包地族谱:《重建大湖祖祠序》清流知县刘振斯题

附6、包地族谱:《重建大湖祖祠序》清流知县刘振斯题
重建大湖祖祠序
安溪湖山李氏系出天潢,乃   唐高祖第二十子,江王讳元祥公裔也。其间簪缨贵显科甲联翩,实为闽中望族。而   厚庵老先生辅相  圣祖仁皇帝,蒙   恩眷渥,  特赐谥文贞。为一代理学,名臣家声益振。余窃幸甲辰会试,与先生堂侄讳锺仪、嫡孙讳清植,二年兄同榜。因得悉其先世源流。盖李氏  之祖,曾家古尤溪,后分土设县,即今永安是也。其自古尤溪,散处于安、清、归、永各郡县。枝繁荣茂,人文尉起。安溪一派,其较著也。有  世祖四七大郎公卜居大无(加土字旁)建祠奉祀    江王公遗妈像。而大郎公夫妻俱葬在大坑大坪尾。两坟毗连,历来祭扫无缺。独  祖祠年久倾颓,遗像靡所凭依。曩者 太史酣堂先生告假归养。抵清流吾地,道经大无(加土字旁),登坟瞻相。佥议重建祠宇,未举,行随即还  朝。今奉 旨特简督学山左,勤劳王事,不遑治家。乃尤溪  广文、世均先生,为酣堂太史公堂侄,真诚念  祖体厥孝思。岁丙辰(公元1736年),亲自勤劳,族众协力,建祠旧迹,卜迁而又加扩。崇祀  江王公妈遗像,以  四七大郎公附焉。子姓会同经营,尽制其锡类,抑笃何哉!  太史鉴堂先生既自序周祥,游夏莫能赞矣。兹  广文、世均先生,以余忝年家世谊, 称悉家世。而清流一派,有前 朝广西梧州别驾淮王掌史,讳孟春公,浙江提督学使,讳于坚公,家弟子负李湘等。属余治教育有年,以故不惮跋涉求序于余。余观其诗章所写,祠宇形胜,可谓尽美(尽)善,乃知李氏之族日炽以昌。固由能尽人事,而未必非此山川问(灵)气所钟者也。今复宏大其基,鼎新其堂,以祀以飨。从此振振绳绳,长发其祥,正未艾矣。要非世均先生敦宗睦族,成厥盛事,胡克至是。木本水源,由此笃人心,风俗端,有赖焉。先生之孝思,不且与祠并垂不朽哉。因乐为之序。
乾隆二年岁次丁已(公元1737年)六月林钟  谷旦
赐进士第文林郎知清流县事加三级
山左刘振斯题,字宜,号绍阳,山东济南府禹城县人甲辰科进士
105楼

张水藩
注  册:2017-12-13
来  自:永安
性  别:男
职  业:退休
发帖数:3/179
级  别:
回复引用举报2023/9/20 18:55:32 - 只看TA

附7、包地族谱:《乾隆二年秋,予奉》永安知县古植序


乾隆二年秋,予奉命摄兹土。簿书之暇,阅邑志所载之名宦乡贤,得享祀典袝祠于戟门之左右者,无几。其通邑之神灵,先宪称庙者九名,祠者十有三所。最著惟有唐之  田王配祀妃陈氏,从以遇难之五人焉。先后之文皆能铺张扬厉,比之壮缪睢阳,堪为伯仲间。尝考新唐书宗室世表中,有各(名)业者,自幼徙闽。卒于南安丞,人号其冢为“天孙墓”云。父则  武阳王,讳矫,而祖则  江王,讳元祥,高祖之第二十子也。  武阳王遭武氏之厄,  江王之事略而不传。故唐之宗室至闽者,当以南安丞为始。朔初唐以来,上下千有余载,代远年湮,难稽世次。然自闽之上游以下,至漳、泉诸郡县,及陇西成纪之派,皆奉   江王为始祖。编修潜庵公,序其祖君达,生元至正年间,开支安溪湖头,自古尤溪分派。惟永安之家谱,则自  江王至于今,世次无一遗缺。子孙之外出者,谱祥载之。居永安大湖,则始于   四七。大郎夫妇双棺分葬大无(加提土旁)坪之尾。坑源乡祠  泰(奉)祀    江王王妃之遗像。第居永之子孙,犹未能崛起闾阎,光昭前烈。是以酣堂、鉴堂两太史,展拜祠像时,睹其座封倾圯。凄怆于怀,爰布告于分派。入闽以后,子孙散处于各郡县。清流、归化者,就旧迹卜迁,而扩充之。董率斯役,乃秉铎尤溪之世均先生。集众擎以共展其孝思,甚易易事耳。独余之有感于斯举者,慨夫史册所载,两汉之间,河东平号为贤王。下之宋明两季,藩封祠墓之或存或否。想久已湮没于荒榛蔓草之间矣。不然,即广藩故迹,而论子苦(若)彼。珠廉画栋,早忘帝子之潇亡。石马金舆,兴叹美人之零落。矧当金轮闰位,帝在房州,唐室子孙几无类。今  江王之祠宇,凭依如鲁,灵光岿然独存,蕃衍昌炽,罕有其此。兹复聿新祠像,肃穆观瞻。此盖  江王之隐德未彰,武阳之毅魄如在。将来之明禋,悠远昌炽方与,宁不媲美   田王,焜耀后先耶抑。予闻:地以人传,而事以文传,言之不文,传之不远。兹祠之重建也,清流尹  克宜刘寅兄,文该华实。两太史暨广文公,咸自叙周详,无可增饰。至余之与李氏后裔,俨同父子。纪其事,而不溢其美,以俟后子增修邑志者,核其编年纪事之实耳。取云文乎哉。 
                  特简文林郎署廷平府永安县前署建宁莆田二县事丙辰科福建文武同考加一级
              梅州吉(永安县志作古)植立夫氏拜题[微笑]
106楼

张水藩
注  册:2017-12-13
来  自:永安
性  别:男
职  业:退休
发帖数:3/179
级  别:
回复引用举报2023/11/2 23:10:17 - 只看TA

二、大湖祖坟官司

、大湖祖坟官司

包地族谱记载:在大湖的四七大郎坟墓,从宋乾道二年(964年)起,就由包地敬荣、敬寿、敬德三房轮流祭扫。到了清朝康熙、乾隆期间,清流四七大郎的后裔在永安大湖和举人赖正中及其兄弟清顺、清华为四七郎妻陈氏坟墓打官司时,安溪湖头李光地家里人以敬德后裔的身份参与这场官司。审词里有四七大郎的三个儿子“长居清流,次居归化,三居泉之安溪湖头”等语。

包地族谱还记载:赖清顺、清华兄弟在打输官司后,于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向内阁李府大相公具投了文书,希望李光地能够出来澄清“李注滋等随立木碑于蚁祖坟顶,碑内大书祖妣李门陈氏安人之墓,旁书嗣孙  光地立。”的事情

这些旁证材料都证明:李光地的祖宗来自包地。可惜的是湖头李氏的总谱,文革时已被毁。但据安溪湖头李和顺老先生说:从现在的湖头李氏族谱,还可以查到部分当时参与打官司人的名字。

107楼

fjqlzsf
注  册:2012-7-25
来  自:永安
性  别:男
职  业:退休
发帖数:0/5
级  别:
回复引用举报2024/3/20 22:21:22 - 只看TA

附8、包地族谱:《四七大郎公妣陈氏婆坟》张水藩

附8、包地族谱:《四七大郎公妣陈氏婆坟》
四七大郎公妣陈氏婆坟
右地在永安县大无(加土旁),地名大坪尾。其龙楼辞殿,下开帐过峡,召递走百数十里,枝脚蕃衍,护从周密。比入局,横展张天水中,帐帐逶迤。铺下大断,以辛穿田过峡,顿起御屏,耸冠群山。屏中抽脉,走马数节,复起土星,以乾转脉,变为平冈。以酉卯入脉冈中,连顿三石峰,尖秀特异。石峰下以坤艮出脉,中脱仰天湖,渡气湖心,有李嘉宾墓。及到头成太阴,开浅窝结穴,弦棱圆整,天然可爱。穴下毯唇平坦,低田融聚为内堂。左臂发出为眠弓案,平伏抱穴。右臂余  为大无(加土旁)街人居。且拖曜起石峰拱峙,峰下发冈旋裹案外,以阙内气。左帐垂下一枝如叠笏牙刀,横卧卫穴。丽山远贴,云汉作朝。岭后溪水饶过案前,合右血脉水,出会九龙永安大河于右;胡坊、吉口两水大会于左。行龙雄伟,主星尊贵,石骨清奇,穴场融暖,精神储足,局势堂皇,侍卫森严,众秀毕具,真大地也。插庚甲向,取蟠龙形,右颇低一穴,葬陈转婆,亦庚甲向。
  此妣墓通砌花砖,夺人心目,已数百年于兹矣。为本地巨憨赖顺等飘占,因会族众具告本县父师  李公讳可材者。后当堂公审,将赖顺兄弟各责三十,随勒原差押棍并大吾地保,同立甘结存案。仍今我族勒碑墓上,审语确据。    
附审词:  审得李敬荣等之鼻祖,葬于大无坪尾,岿然二穴,由宋迄今千有余岁矣。长居清流,次居归化,三居泉之安溪湖头。子孙住居星散,秋祭扫不无阙略,此地棍觊觎之所由来。今秋有李注滋、根蟠等赴省乡试,路经大无省墓,见有二罐置之墓侧,是可忽乎。粘帖遍查,始知为赖清顺、清华等所占。族众秋祭,赖清顺等复统率多克,夺其衣帽,毁其祭器。致李敬荣等有掘冢丢骸等事之控,庭讯之下,赖冢在大无坪尾头,李冢在大无坪尾,原风马牛不相及也。突以二罐浮厝于李之坟,诞曰‘此吾赖姓祖墓也’,有是理乎?本应按律究,拟念尚未入土,姑从宽政,押令携回。至于抢夺凶殴,渐不可长,重责以儆。仍令李敬荣等前去清界立碑,各管各坟,庶后患永杜矣。余犯释。逐案。  
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   日  
前告理嗣孙
归化:    铋  义  钺     根亭    溘滋    元美    
湖头:    光垠      光坚
吾地:    联中    永焕     兆元  昌毓   木奇   重孙   
 后告理嗣孙
归化:  注滋  根蟠   沂  雯滋    琚    时滋
章    深       润       根斐    
湖头:    铨   璊    元善   为燮
吾地: 志涣  联赐  兆锺  昌鼎   老子   兆信  华钦
志衮   子光   昌昞  子龄    衢生   兆欧  兆行  兆虬  含  兆铎  华远  兆良  志孔  其武  
包地:  时德  文卓 子权  锡鹤   
岭后:  大受  麟生
  返回列表

管理团队|广告发布|网站合作|申请链接|联系我们|网站地图|首页定制|网站风格|收藏论坛
(2003-2024)  © 福建·永安论坛 -- 热情智慧 文明自律  〔闽ICP备05006123号〕
论坛上的所有文章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永安之窗立场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意见、建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